塞国,中国楚汉之际的封国。
图片
1.历史沿革前206年,项羽分封诸侯,将秦国一分为四,刘邦为汉王,董翳为翟王,章邯为雍王,司马欣为塞王,都城在栎阳(今陕西省阎良区)。同年八月,司马欣降汉,塞国为渭南郡(京兆)、河上郡(左冯翊)。
2.司马欣司马欣(?-前203年),秦朝长史,陈胜、吴广大泽起事后,辅佐秦少府章邯作战,而后投降楚军,获项羽封为塞王,都栎阳,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,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。
图片
(1)早年生平早年是栎阳县的监狱官员,最早见于《史记项羽本纪》。项梁曾犯事被栎阳县令逮捕,项梁于是请蕲县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司马欣,事情才得到平息。
秦二世二年冬,反秦的陈胜军声势浩大,陈胜部将周文(又名周章)等人率兵十万人逼近秦都咸阳。章邯建议二世赦免骊山刑徒,把他们编成军队以对抗陈胜军,二世便任命章邯为将,长史司马欣、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。
秦二世三年(前207年)章邯率兵渡过黄河攻赵,把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。楚将项羽率兵救赵,楚军「一以当十」,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王离。
章邯派司马欣向咸阳请求援兵,但赵高不允,并派人追杀司马欣。司马欣回到军营后告诉章邯秦廷已被赵高控制,无论打胜仗或打败仗一样会被杀。章邯亦担心赵高迫害,率兵向项羽投降,二十余万秦国降兵不久便被项羽下令坑杀。
图片
(2)受封塞王秦朝灭亡之后,项羽封刘邦为汉王,统治秦岭以南的汉中,而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将为王,统治关中地区,以遏制刘邦。由此封章邯为雍王,管辖关中西部;封司马欣为塞王,管辖关中东部;封董翳为翟王,管辖关中北部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「三秦」。
汉王二年,司马欣、董翳降汉。
汉王四年,司马欣在成皋之战中助楚国大司马曹咎守城,但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而出战,在其半渡汜水时遭到汉军袭击,曹咎大败,被汉将陈署围困,曹咎、司马欣皆自刎;之后汉王受伤入关,伤愈后到了司马欣的故乡栎阳,将司马欣再斩首了一次。
(3)人物评价历史上有很多巧合,当然也有更多的不巧合没有人说罢了。项家和司马欣的关系就是一种有些不可思议的巧合。一个是狱官一个是私放的犯人的子侄,风云突变一个是秦军将领一个是楚军统帅。司马欣因为早年的循私而位列诸侯,也因为这段关系而丧命。秦法酷烈,司马欣经手的犯人如蚁多了去了,谁料因为给哥们一个人情竟然能名闻千古可谓巧合中的巧合。但是这巧合中似乎隐瞒着什么东西。
司马欣何时成为章邯的亲信史记没有交代,成为数十万大军统帅的左膀右臂恐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。项梁败于章邯而死,司马欣应该已在章邯军中。章邯派司马欣至咸阳见赵高,说明司马欣在章邯心中地位。这一段应该不是司马迁的私货,但司马欣到咸阳以后的事恐怕只有司马欣自己知道了。见不到赵高自己害怕跑了而且走别的道,后来发现赵高果然派人来追,因此告诉章邯。章邯前有虎后有狼干脆投降了,就这样把秦朝断送了。
其实司马欣是称得上英雄的,以一个县吏,摇身一变成为秦军将领。章邯强盛之时,横扫诸侯。如果没有项羽,这些乌合之众会被章邯王离逐个消灭,司马欣因此会为秦立下大功,或许成为一代名将。章邯势穷之时,他利用早年的薄恩,使章邯全军投降,得以裂土封王。汉王出川,他不学章邯以死抗争,而是和董翳降汉。其后项羽势大,他又投奔项羽,可谓识事务的俊杰。
司马欣死得冤,守成皋项羽以大司马咎为主帅,司马欣董翳为副手,项羽之不会用人可见一斑。大司马咎因为当年救项梁是项家的恩人,后来始终跟随项羽所以深得项王的信任。司马欣和董翳是旧秦之人而且反复无常,项羽让大司马咎为主帅是有道理的。可是尽管曹咎和司马欣都出身县吏,但司马欣随章邯南征北战,经历过不少恶战。董翳是章邯属下都尉,也是知兵之人。曹咎没听说有什么本事,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他哪里能胜任得了,果然被骂了五、六天后坐不住了,连累司马欣董翳一起丢掉了性命。
司马欣生于乱世,有奇遇也把握住了机会,只可惜不得善终,用他项贤侄的话说:天之亡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